近日,中國青年網(wǎng)圍繞大學生讀書話題,對全國864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(diào)查,結(jié)果顯示:近五成學生每天讀書不足半小時,超四成學生每月讀書不足一本,小說、名著、傳記最受學生歡迎。(12月25日《廣州日報》)
“想讀書而不得”,這是困擾很多上班族的問題,因為種種原因如時間短、工作壓力大等,加大了閱讀的難度。如果這項調(diào)查發(fā)生在上班族身上,筆者相信,沒有人會感到奇怪。但是,大學生身處安靜的校園,其中心工作就是讀書,但“月均不足一本書”,著實令人唏噓。
那么,現(xiàn)在的大學生們都在做什么?大學生最令人羨慕,有充裕的時間,有充沛的精力,有優(yōu)越的閱讀環(huán)境,這是人在一生中最適合閱讀的人生階段。不讀書還能做什么呢?玩手機、打游戲、談戀愛、熱衷社團建設等,渾渾噩噩虛度四年,這是不少大學生的常規(guī)操作。大學只為混文憑,他們以為畢業(yè)就有工作找上門。
不讀書,將來會發(fā)生什么?“書到用時方恨少”,想必是不少上班族遇到的尷尬事,也是最令人感慨的事,只恨自己當年沒有多讀一些書。走進社會,你要么是一個專業(yè)精深的人,要么是一個博聞強識的人,這都可以讓人在工作中游刃有余。遺憾的是,你什么都沒有,專業(yè)屬于“半吊子”,博聞強識更稱不上,只能面對殘酷的競爭和冷酷的現(xiàn)實。
“月均不足一本書” 為大學生敲響警鐘。說實話,一個月讀一本書,還是相當容易的。即便是筆者在工作相當忙碌的情況下,仍然可以擠出一些時間來閱讀,每個月兩本書沒多大問題。反觀主業(yè)是學習的大學生們,卻如此好逸惡勞,如此虛度光陰,不免讓人感到心寒。“少年強則國家”,天之嬌子,國之棟梁,未來的接班人,民族復興的主力軍,游戲人生,荒廢學業(yè),扛得起這如山的重托嗎?
閱讀點亮人生,書籍伴人成長。大學生更應該投身到書籍的海洋中,打牢知識基礎,筑牢精神之堤,才能迎接風雨的沖擊。高校要擔起責任,適當適時勸學勸讀,避免過度放養(yǎng),甚至可以列書單強制閱讀,幫他們建立興趣和習慣,用書香溫暖漫漫征程。(杜江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