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強身治病、保持肌體健康的銳利武器,也是加強和規(guī)范黨內(nèi)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。我們黨依靠積極健康的批評和自我批評,不斷增強創(chuàng)造力、凝聚力、戰(zhàn)斗力,永葆生機和活力。習(xí)近平同志指出,“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要多用、常用、用夠用好,使之成為一種習(xí)慣、一種自覺、一種責(zé)任。”當(dāng)前,第二批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正在深入開展,主題教育要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,就要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上好好下一番功夫,讓這個武器越用越靈。(10月24日《人民日報》)
主題教育開展以來,各級單位開展或正在開展專題民主生活會,會上真刀真槍互相批評的有,事先通氣、隔靴搔癢的人也有,前者是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精髓,后者讓這個法寶失去意義,成為一種形成主義。
批評與自我批評,是我們黨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是三大法寶之一。正是因為敢于批評,敢于接受批評,我們黨的錯誤才能及時被糾正,我們黨才能在無數(shù)次的考驗中轉(zhuǎn)危為安。所以,歷來我們重視這個武器,即便是到今天,它仍是我們黨找問題、治病救人的重要形式。
但在很多地方,批評與自我批評已經(jīng)變了形。“你好我好大家好“,一團(tuán)和氣,和氣生財,該犀利的言辭不再犀利,該直言的不再直言,民主生活會開成了互夸大會,誠意全無。我們黨不是做生意,不需要客套奉承,這些隔靴搔癢的話背離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實質(zhì)。
正所謂“良言一句三冬暖”,批評的言語如果不是惡毒的攻擊,那便是逆耳忠言。有的批評雖然言辭激烈,甚至聽起來還有些刺耳,但人家愿意批你,說明真的在提醒你,說明我們還不是完人,還有提升的地方。如此才能改進(jìn),才能進(jìn)步,才能實現(xiàn)轉(zhuǎn)變。
要多聽逆耳忠言,多些紅臉出汗。“懲前毖后,治病救人”,批評者要本著治病救人的精神,毫無保留地把對方的不足說出來,督促改進(jìn);而被批評者也要虛心接受,別動不動就發(fā)火動怒,這樣會堵塞言路,從此沒有真心實意。
我們黨保持生機和活力,一方面要靠吸收新鮮血液,另一方面要保持斗爭精神,后者更難也更有必要。要以刀刃向內(nèi)的精神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,要把真問題暴露出來,紅臉出汗,助力問題的解決。(杜江言)